發布時間:2025-03-14 09:08:57 人氣:337
“滌綸”的英文是polyester——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匯背后,隱藏著全球紡織貿易的通行密碼。 當一家中國面料生產商收到歐美客戶的RFQ(詢價單)時,能否準確理解filament yarn(長絲紗)與staple fiber(短纖)的技術參數?當跨境電商賣家需要描述”抗起球處理”工藝時,是否知道該用pilling resistance finish?在全球紡織產業鏈深度整合的今天,滌綸從業者的英語能力已從”加分項”演變為”生存技能”。
理解行業術語是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。從分子式C10H8O4到商品標簽上的recycled PET,每個專業名詞都承載著技術內涵:
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(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:滌綸的化學全稱,常簡寫為PET
Dtex(分特):纖維細度單位,1dtex=1克/10000米
Tenacity(強度):衡量單絲抗拉能力的核心指標,單位通常為cN/dtex *某外貿經理曾因混淆yarn count(紗線支數)與denier(旦尼爾)計量單位,導致整柜貨物因規格不符被退貨。*這種案例警示我們:精準術語是技術對話的基礎。
在滌綸制造的四大核心環節中,英語應用呈現差異化特征:
反應釜控制系統界面多為英文,操作人員需理解:
Polycondensation(縮聚反應)參數設置
Intrinsic viscosity(特性粘度)監控
Oligomer(低聚物)含量控制
設備維護手冊中的專業表述常包含:
Spin pack(紡絲組件)清洗規程
Quenching air(冷卻風)風速調節
Godet roller(導絲輥)轉速匹配
工藝單上的英語指令決定成品品質:
Heat setting(熱定型)溫度曲線
Dope dyeing(原液著色)配色方案
Antistatic treatment(抗靜電處理)滲透度檢測 某上市公司技術總監透露:”我們與德國機械商的視頻會議中,70%時間在討論crystallinity(結晶度)對dimensional stability(尺寸穩定性)的影響。”
跨境電商平臺數據顯示,使用專業英語描述的滌綸產品,詢盤轉化率提升23%。以下場景值得關注:
將”滌綸回潮率”譯為moisture regain of polyester而非直譯
“色牢度4級”應表述為color fastness grade 4
特殊工藝說明需注明Oeko-Tex Standard 100 certified(國際環保紡織品認證)
報價時強調mass production capability(量產能力)
樣品確認階段使用golden sample(標準樣)作為驗收基準
交期溝通中明確lead time從PO確認到裝運需45天 阿里巴巴國際站行業報告指出,正確使用textile glossary(紡織術語表)的供應商,平均客戶留存率高出行業均值18個百分點。
建立三維知識體系能快速提升專業英語水平: